健康教育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健康教育

常见传染病防控提醒

来源:后勤管理处时间:2023-11-28浏览:10

常见传染病主要有肺结核、病毒性肝炎、麻疹、腮腺炎、水痘、流感、狂犬病、艾滋病等。 

一、肺结核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肺结核,曾被称为“痨病”,是由于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主要分为五型。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,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。

【临床表现】起病可急可缓,多为低热(午后为主)、盗汗、乏力、纳差、消瘦、女性月经失调等;呼吸道症状有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、胸痛、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,特别是咳嗽咳痰两周以上,抗炎治疗无好转的,应及时去结核科排查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1.控制传染源。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,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,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是现代防治工作的中心环节。

2.切断传染途径。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,因此禁止随地吐痰,对菌阳性病人的痰、日用品,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。

3.接种卡介苗。

4.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。

5.怀疑得了肺结核,要第一时间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,切记不能隐瞒病情或者自行服药,按要求规范全程治疗,是可治愈的。


   二、水痘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水痘是由水痘—带状疱疹病毒引起,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,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。冬春两季多发,其传染力强,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,自发病前1~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,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,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。    

【临床表现】 该病潜伏期为12~21日,起病急,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前驱症状,多数患者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,先发于头皮、躯干受压部分,呈向心性分布,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,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,周围红晕,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。

【防治措施】

1.对于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患者,给予水痘—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,可以起到预防作用。

2.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使用。

3.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,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。

4.保持清洁,避免抓搔,加强护理,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。

   三、麻疹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其传染性很强,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飞沫传播。

【临床表现】发病前3~4天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临床上以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眼结膜充血、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,目前尚无特效治疗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1.自动免疫: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。

2.被动免疫:可肌注丙种球蛋白、胎盘球蛋白、成人血浆。

3.麻疹病人应隔离至疹后5天,有并发症者可延至10天。

4.患者的衣物可以阳光下曝晒,住过的房间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,流行季节做好宣传工作,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。

   四、流感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它的传染性极强,传播速度快,容易发生大面积流行。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,也有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的。

【临床表现】临床上以高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,而呼吸道症状较轻。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,患者发病后1~7天有传染性,病初2~3天传染性最强,人群普遍易感,发病率高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1.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。

2.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,避免飞沫传染他人。

3.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避免疲劳。

4.每天开窗通风数次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
5.流感高发期,不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污浊的场所。

6.流感疫苗接种是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。

 

五、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流行性腮腺炎俗称“抱耳风”,是腮腺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传染源为发病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,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,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。

【临床表现】临床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。本病起病急,常有发热、头痛、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,数小时至1~2天后体温可升至39℃以上,出现唾液腺肿胀,腮腺最常受累,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发展,边缘不清,轻度触痛,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,局部皮肤发热、紧张发亮但多不红,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2~4日累及对侧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1.患者必须隔离治疗,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。

2.注意通风换气、保持空气新鲜、晾晒衣物。

3.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
 六、猩红热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猩红热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中医称之为“烂喉痧”。其临床特征为发热、咽峡炎、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,冬春之季发病为多。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,经由空气飞沫传播,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,人群普遍易感,发病多见于儿童。

【临床表现】大多骤起畏寒、发热,重者体温可升到39℃~40℃,伴头痛、咽痛、杨梅舌、食欲减退,全身不适,恶心呕吐。起病第1~2天出现皮疹,从耳后,颈底及上胸部开始,1日内即蔓延及胸、背、上肢,最后及于下肢乃至全身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1.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,对于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治疗,直至培养转阴,以控制传染源。

2.隔离患者6日以上,直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,且无并发症时可解除隔离。对咽拭子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。

3.对与猩红热患者密切接触者,应严密观察,检疫7~12日,有条件做咽拭子培养,或预防性给予青霉素。

4.疾病流行期间,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。

七、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,具有感染性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流行面广泛、发病率较高等特点。其中以甲、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。

【临床表现】主要表现为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,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,隐性感染较常见。甲型肝炎系由摄取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,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 1.重点抓好水源保护、饮水消毒、食品卫生、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。

 2.急性期病人应隔离治疗。患者饮食洗漱用具要专用,避免密切接触,避免医源性感染,育龄期妇女避免怀孕。

 3.防止血液污染,尽量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等。

 4.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疫苗有甲肝疫苗、乙肝疫苗,防止垂直传播的有乙肝免疫球蛋白。

 

八、狂犬病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狂犬病又称恐水症,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。多见于狗、狼、猫等食肉动物,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,一旦发病,死亡率达100%。

【临床表现】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、恐惧不安、怕风恐水、流涎和咽肌痉挛,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。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1.管理传染源:家中尽量不养猫、狗之类动物。如养了应经常保持动物清洁。严格管理家犬,消灭野犬。

2.切断传播途径:防止猫、狗咬伤,不要随意戏弄野猫野狗,狂犬病人的污染物、分泌物和住处,应彻底消毒。

3.保护易感人群:被咬伤后一定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。

   九、艾滋病的防治要点

【病因病理】艾滋病(AIDS)是由于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(HIV)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,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8~15年,感染者要经过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,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、长期消耗,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。

【传播途径】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种。

1.血液传播:你的伤口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。

2.性传播:在性接触过程中会随体液相互传播。

3.母婴传播:患病的母亲将病毒传播给胎儿。

【安全接触】一般性的日常接触,比如握手、拥抱、共同进餐、共用学习用品、共用卫生间、公用电话机,打喷嚏、咳嗽,蚊虫叮咬,游泳都不会感染。

【预防措施】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和疫苗,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。

1.坚决抵制毒品,不与他人共用针头、针管;

2.避免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;

3.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;

4.每次性行为时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
【紧急处置】 如果不慎发生高危行为,一定要及时(72小时内,最好2小时内)去专业机构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置,越早干预,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将大大降低。